ACCA F9 90分高分考經分享
ACCA備考策略:不求揚長,而求補短。
我認為ACCA考試最符合3E原則,應是全部50多分飄過的情形,因為ACCA是以通過為目標的考試,不同于雅思托福,刷分沒必要,也沒有人考過對分數(shù)不滿意還再玩一次的。而且,作為一次只報兩門的在校生,備考壓力較小,精力集中。這些是我外在的有利因素。
考前我的備考時間分配,大概是兩門課“一九開”,10%F9,90%P1。這就是“有心栽花花始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來源。P1能通過,對我而言真的是非常高興且僥幸的。那么,大家看到這兩門的結果,會不會有一種付出和收獲似乎不同的錯覺呢?
不是的??记拔以浡犜S多人(包括我自己)在朋友圈發(fā)諸如“看F9根本停不下來”,“看P1就頭暈撐不住”等等。這應該是理科生小伙伴們的共同心聲吧。一句話,我們熱愛計算,討厭“吹水”,我尤其是不善于英文寫作。人的天賦點不同,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在應試中過度沉迷于那種刷計算的成就感,反復練自己的優(yōu)勢點來營造一種“我很努力”的錯覺,逃避或忽視自己的劣勢點,那么結果只能有一個:偏(gua)科!
偏科這個詞,想必大家不陌生。有人甚至以偏科為榮---“偏”才說明有特長嘛。我個人不認同全面發(fā)展的主張,包容的教育應當接受偏科偏才。但是,考試當局才不會關心每個考生的主張。所以,以全科通過為目標的考試,關鍵在于避短。備考時,愈是不擅長的科目,人們往往愈是不愿復習;愈是不愿復習,實際上愈是有復習的必要。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來回踱步的成就感和在自己陌生的領域摸爬滾打的挫敗感,考試需要的其實是后者。
付出與收獲,在相同領域相同個體這個前提下,始終是成正比的,只是比例可能因人因事而異。考生要做的,就是堅信這點,不去和別人優(yōu)勢比較,也不去和自己優(yōu)勢比較,執(zhí)著地和自己的劣勢戰(zhàn)斗下去。到了P階段,寫作的比重也將越來越大,而P1的經歷,我覺得對于我未來P階段的備考都是很有啟發(fā)的。還有一點要提的是,在安排報考科目時,如果你可以選擇,最好同時安排你拍的優(yōu)勢和劣勢科目。一來劣勢科目備考需要的額外時間,可以從優(yōu)勢科目擠出。二來劣勢科目備考的糟糕心情,也可以從優(yōu)勢科目中平復回來。
備考F9
對F9,我在學校課程結束后基本沒有怎么復習。這首先要感謝T老師。她之前也是我們F6老師,對她的授課風格比較熟悉和適應。在學校沒有選擇老師的空間,但在機構學習,選擇老師就非常重要了。
寫作追求積累和感覺,計算則強調速度和熟練。具體說,就是在機械重復之上根據(jù)難度預期來假設題目可能的變種。Teresa授課,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速度。從語速,到做題速度,都是如此。ACCA考試部分拼的是耐力,考試時長相對于其它考試是偏長的。機構講師的授課,單次時間長,信息量和強度大,這點是自學者所無法體驗的。自學固然可以利用零散時間,但是缺少對強度的切身體驗,上了考場容易不適應,這點對于司法考試等要求耐力的考試亦是如此。至于做題的速度,Teresa上課板書和筆記都是Excel,她上課做題的速度,如果用筆算全程能跟上,考試多出三四十分鐘都可能。
有了高強度的課堂,是不是額外什么都不需要了呢?
不是!第一,高強度課堂是雙刃劍。如果課前沒有充足休息,上課很可能跟不上或者中途出現(xiàn)記憶斷片。我對課堂的建議是,充足的休息,加當天整理記憶碎片,避免出現(xiàn)自己沒有意識到的盲區(qū)。第二,課堂是同質化的,因為所有學生聽同一個老師講同樣的內容。而課外是可以個性化定制的,因此我在此講的只是我認為合適的方法。對于偏計算科目,提高熟練度的關鍵在于:熟悉格式,熟悉答案和集中突破。
ACCA考試連貫性強,題型變化小,尤其是計算題基本有固定格式可循,解題即是將不同的題目信息代入這些格式和表格中。平時練習,很多人往往不在意格式只在意結果,認為等考試再認真寫不遲,練習目的在于短時間接觸更多題。我的觀點是,ACCA評分是過程導向而非結果導向,最終計算結果往往也就1分。因此格式不僅是提速關鍵,更是拿分關鍵。完整的格式有利于防止遺漏問題和條件,格式本身也是重要的踩分點,向評卷人展示自己對思維方式的掌握,所以我的卷面,雖然單個字很丑,但組合起來的格式一定是整齊的。既然要動筆做,就務求規(guī)范。
速讀考官答案,主要是為了熟悉答案,熟悉踩分點。大家或許會覺得,考官答案很長如何速讀?考官答案雖然不具有可行性且“廢話”連篇,但終究是最規(guī)范的表達。模仿考官的重點詞句,比自己隨意造句要保險得多。配合每套卷最后的評分標準,就可以提煉出這些真正踩分的詞句。標記出來以后,二次看答案時就很輕松了。實際上一個能夠速讀考官答案過濾“廢話”的考生,就能夠以最簡練省時的方式踩準所有得分點,而不至于考后出現(xiàn)一種“我明明寫了很多,就是答不到點上”的感覺。
最后是集中突破。
ACCA備考,很多人都會考前刷題。但大家刷題,往往選擇限時刷套題,而忽略了章節(jié)突破。我覺得套題是要刷的,為了還原實戰(zhàn)心態(tài)和測速。但是套題是提高不了熟練度的,更多是心理測試。熟練度的提高,需要機械重復形成的條件反射。大家都經歷過高三,聯(lián)系過去就會發(fā)現(xiàn),機械重復同一章節(jié)或題型,到最后會出現(xiàn)所謂“不過腦運算”的能力。某種程度上,這是應試下人類創(chuàng)造思維的悲哀。
但是對于那些自己薄弱的章節(jié)或題型,這種方式比套題練習有針對性,也更加省時。對我而言,套題備考模式較為耗時,因為主要時間都在復習P1,所以F9我更依賴于對課堂未消化部分作機械重復。在F9引入選擇題后更是如此,選擇題分值大,做題快,只要求結果,最為適合這種方式以章節(jié)為單位備考。
Tips與感想
最后講一點個人通用備考心得。我每門課都有一本手掌大小筆記本,內容少的課程甚至一本包含兩到三門內容。筆記的關鍵,不在于全和大,而在于專和小。追求全,直接翻教材就可以了。筆記的價值,就在于將不理解,不熟悉,不知道的那部分內容集中起來隨時溫習,而不是謄抄一遍教材。
生活也是一樣,不應該在自己已經走過的,已知的路上來回奔跑,營造一種“腳步從未停下”的錯覺。行走不等于前進,也可能是徘徊或倒退。選擇去開拓那些未知的領域,也許在不熟悉的路上,我們會被阻滯、被絆倒甚至不得不暫時后撤。但是,這才是真正在前進的生活。
點擊在線咨詢澤稷老師,ACCA中文寶典免費領,更有機會獲得海量免費ACCA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