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強調的是,我的原創(chuàng)文章是給真正讀書人看的,當然,也歡迎各位不喜歡讀書的,來湊個熱鬧,捧個場,畢竟喜歡附庸風雅是土豪的標配之一。我的初衷是因為,近四、五年來,總是有同事、朋友讓我給他們推薦推薦書看看,我也會偶爾的推薦給同事、朋友一些書看,但是不多。
為什么同事朋友讓我推舉書呢,是因為我平時也沒有什么愛好,比較喜歡看看書,可以說,這么長的時間下來,很多的愛好都沒有堅持下來,只剩下看看書這一項了。但是最近因為寫微博,很有可能會養(yǎng)成碼字的習慣......
給同事、朋友推舉書,是一個非常非常難的事兒。為什么呢?我覺得原因有幾個:
我個人水平有限、才疏學淺,本身就沒讀過幾本書,就算讀過得也只能說是囫圇吞棗;我只是喜歡閱讀,不代表我讀的多,讀的好。就像我喜歡美女一樣,美女定不會喜歡我。
前兩年的時候也想像近代一些大家一樣,給大家像模像樣的推出一個書單,我也確實為此努力了一番,主要是想以“黃金一代”學者們?yōu)榛A。搞個書單出來。(科普一下,所謂“黃金一代”指的是上個上上個世紀末,上個世紀初,社會科學界貫通中西的大家一代,一直到上個世紀30年代;)。
為什么想到要以黃金一代大家為基礎呢?主要是因為他們不但中學非常了得,西學也非常了得。以蔡元培為例,這里我們只是談他的學術背景:
1892年,光緒十八年蔡元培25歲時,經殿試中進士,被點為翰林院庶吉士。殿試策論成績?yōu)槎兹拿ǖ扔谌珖y(tǒng)考第三十七名),內容是“西藏的地理位置”;1907年5月,丁未三十三年40歲時,他在駐德公使孫寶琦的幫助下前往德國柏林,入萊比錫大學聽課和研究心理學、美學、哲學諸學科。一面學習,一面教授唐紹儀(后任民國政府第一任內閣總理)4個侄子的中文教師,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開始了4年海外留學的生活。在德4年,他編著了《中國倫理學史》等一批學術書籍。
在黃金一代的時候,學術背景貫通中西的知名大家至少有50-60人,其中多人不但著作等身,而且內容大多極其專業(yè)深刻。我大概集中花了3、4個月左右的業(yè)余時間,各種查資料、各種百科,基本上把這幾十號大家的個人履歷理了一遍,其中當然不乏名人軼事,倒也自得其樂。
如,趙元任和胡適之當年一同參加大清庚子年賠款赴美留學生考試(清華的前身),趙元任名列前茅,而胡適之考了倒數(shù)第幾;但是,作為當時留學生的標配和自己封建家族指定的結發(fā)妻子離婚,找個留學生當妻子是慣例,但是胡適沒有,趙元任有;
作為上上個世紀的人,60后、70后(1860、1870),當是真正意義上學貫中西的;80后、90后,有偏中學的、有偏西學的;90后、00后(1890,1900)比較扁西學;(大概是這個脈絡,我的中學標準是只少在科舉中中過舉人;我的西學標準是歐美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的);
胡適是標準的90后,作為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哲學博士,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一直以來不太看他講中學的東西,但是有一次看了他《中國哲學史大綱》(上),發(fā)現(xiàn)是可以的,還是能講的,雖無新意,但也直白;繼續(xù)發(fā)掘才發(fā)現(xiàn)胡處于江南經學大家,從小耳濡墨染,雖未經嚴格的科考,但也算讀過、想過。就像現(xiàn)在的矮大緊先生一樣,受到其家學影響,倒也能人五人六的講講??磥砑彝コ錾淼挠绊懯潜容^大的。之后再也不敢小噓90后的中學了,廋死的駱駝比馬大。(近人范增先生是詩人國學家,在其《國學開講》中,說過近些年他一直在看康德,每天都看看了十年。以后再也不敢小噓國學家的西學了。)
再如,王國維怎么就死了?有很多原因,其中大清殉國論最為正統(tǒng),但我認為最不可信;王國維和溥儀的關系、還有王國維和羅振宇的關系中,我們可以對真相加以分析再再如,章太炎大先生北大開課的陣容是這樣的,錢玄同給他做翻譯,因為老人家口音太重,魯迅負責記筆記......袁世凱不敢殺他,只能好吃好住的軟禁一段時間,劉半農去看張先生:
(下文引自百度百科)
“五四運動”時期興起的白話文運動之中,有一位北大教授,名劉復,字半農,他發(fā)出一種論調說“文言文是死的文字,什么人再寫文言文,就是死人;白話文是活的文字,凡是寫白話文的,就是活人。”
劉半農采訪章太炎時,就問其對白話文的見解如何。章太炎說:“白話文不自今日始,我國的《毛詩》就是白話詩。歷代以來,有白話性的小說,都是以當時的言語寫出來的,寫得最好的是《水滸》、《老殘游記》等,甚至有用蘇州話寫的《海上花列傳》。但是你們寫的白話文,是根據(jù)什么言語做標準?”
劉半農侃侃而談說:“白話文是以國語為標準,國語即是北京話。”章太炎聽了哈哈大笑,問劉半農:“你知不知道北京話是什么話?”劉半農不假思索答說:“是中國明清以來,京城里人所說的話。”章太炎就以質問的口吻問劉半農:“明朝的話你有什么考據(jù)?”劉半農呆著無詞以對。章師就用明朝的音韻,背誦了十幾句文天祥的正氣歌,其發(fā)音與北京話完全不同,接著就說:“現(xiàn)在的國語,嚴格地說來,含有十分之幾是滿洲人的音韻,好多字音都不是漢人所有。”這番話說出,劉半農更呆住了好久,說不出一句話來應付。章太炎又說:“如果漢人要用漢音,我也可以背誦一段漢代音韻的文字。”說完他就背了兩首漢詩,許多字的音韻都與現(xiàn)代不同。他又問:“你知不知道現(xiàn)在還有人用漢代音韻或唐代音韻來講話的?”這時,劉半農已聽得呆若木雞,這一問他倒振作起來,便說:“現(xiàn)在哪里有人用漢音來說話?”他說得好像振振有詞的模樣。
章太炎說:“現(xiàn)在的高麗話,主要語是漢音,加上了唐朝的唐音、朝鮮的土話和外來話,即是今日的高麗話。”接著他說:“還有日本話,主要的中國字,稱為漢字,即是漢音,其余的聯(lián)綴詞,日本各地的土音,又加上了近代各國外來語,就成為現(xiàn)在的日本。日本人的發(fā)音,各處不同,以東京為正宗,漢音也最準。各道各縣的發(fā)音,連東京人也聽不懂,這是你劉半農先生不研究‘小學’,不研究‘音訓’,不曾研究過《說文》,所以你聽了我的話,可能會覺得很奇怪。”劉半農面有赧色,無詞以對。
章太炎又說:“我知道你曾經在北方的報紙上,征求過‘國罵’的字句及各地方罵人的話,第二天早上,就有人到你學校中,在課堂上講出許多罵你老母的地方話。所以后來你就不敢再做這件工作,現(xiàn)在我來罵幾句給你聽。”
接著就說漢代的罵人話,是×××出于何書,唐朝罵人的話,是×××出于何書,直說到上海人、寧波人,以及廣東人的三字經,完全罵出來??雌饋砗孟窆┙o他資料。這時已超過午餐時間,劉半農同來的人就出來向章師作揖說:“我們麻煩老師很久,現(xiàn)在我們要告辭了。”
再再如,讀翦伯贊先生的《先秦史》時,先生看待看待人性像上帝一樣的冷峻??!
后文革中自殺,從其衣服里搜出兩個字條,一個寫“我沒有什么可交代的”,一個寫著“毛主席萬歲、萬歲、萬萬歲!”......
再再再如,瀟一山先生,在其20歲的時候完成了《清代通史》,我虔誠的買了,虔誠的翻了,虔誠的沒看下去,開始就將滿語的發(fā)音方式和語法.......瀟先生的《清代通史》是清代史料級的大作。原因是他在學習清代史的時候,發(fā)現(xiàn)都是日本人的東西,覺得很恥辱,就開始自己寫一本......
很多例子舉不勝舉,不再一一做舉了;
最后的結果就是,本來理出個“黃金一代”的大師書單來著,但是被各種簡歷、各種八卦、各種大神弄懵逼了~~總結一下我認為真正讀書人的定義:第一,有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第二,有社會責任感,第三,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品質,第四,有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最后,書單沒有弄出來,弄清一個事實就是我覺得,我連文盲都不能算......本來想弄個名單~~一想也不用弄了,大家各種百科就有了~~~
但是,無論如何總要有個結論,我認為我們這代青年人應該去讀那個時代作為各種閱讀的切入點,原因有幾個:
1.語言平實接近現(xiàn)代文,并且博古通今,是我們進一步研究古文獻的切入口;
2.貫通中西,以中的思想視角能夠能快的了解西;
3.資料非常詳盡,有很大的閱讀資源;
4.絕大多數(shù)的黃金一代的大師們,有令人仰視的人格魅力;
5.那個時代和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時代,尤其是在如何西化的方面及社會經濟、政治層面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非常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會有很多現(xiàn)實的啟發(fā)意義。
好了,黃金一代的問題就先聊到這兒,以后有時間可以再聊聊;
回到主題,談談讀書的問題,書接上文,談談問什么沒有給大家書單的第二個原因,是因為讀書是一件非常非常個性化的事兒,不同的讀者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而且相同的讀者在不同的時期也是青菜蘿卜來回倒騰......
有些大師列出來所謂“必讀”的東西,有時說句實話“讀不下去”;讀書是個性化的、是非常私密的事兒......
所以,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放棄了給大家弄個書單出來,雖然能給大家出了書單,對我來說是一件特別好的裝逼的機會,但是對大家來說,很可能是一桌不可口的飯菜而已......人生如此艱辛,裝逼又是何必。
但又不甘心,還是想弄點兒什么東西和大家交流一下關于讀書的東東......
又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思路漸漸的清晰了一些,傾訴的欲望以與日俱增了些,我不喜歡挖渠飲水,我喜歡水到渠成;
點擊在線咨詢澤稷老師,ACCA中文寶典免費領,更有機會獲得海量免費ACCA學習資料。